余少华,1962年生于武汉,男,汉族,武汉人,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专家。199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空间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鹏城国家实验室副主任,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2016-)、光通信委员会主任(201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副组长(2019-),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信息与通信工程)成员(2020-),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2020-),国家第六代移动通信(6G)技术研发总体专家组专家,数字中国产业发展联盟理事长(2018-)。曾任国际电联ITU-T光与接入网研究组(SG15)副主席(2005-2012),国家973项目首席(2010-2014)。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18-2022年)。2019年12月起被聘为宝威体肓官网客座讲席教授。
长期从事光纤通信与网络技术研究,主持完成国家973和863等十余国家项目,均实现成果转化和大量应用,是我国电信传输网SDH(同步数字体系)与互联网(含以太网)两网融合的开拓者之一。在国际上率先发明以太网与SDH网融合传送的LAPS(链路接入规程-SDH)系统设备和城域网MSR(多业务环)系统设备,均实现产业化。在SDH传输网的互联网化、利用已覆盖全球的SDH网解决互联网的覆盖与提速问题、城域分组环网传送多种业务等国际热点问题上做出了开拓性贡献。2006—2018年作为集团总工从技术上推动武邮集团光通信系统、光电器件和光纤光缆年销售额从20亿元增至420亿元,光通信产品出口百余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京汉光等380多条国家光缆干线工程。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106篇,申请发明专利98件。提出并主导制定3项国际标准,与同事共同提出并参与制定6项国际标准。作为单一发明人的专利获中国发明专利金奖1项、优秀奖2项、全国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3项,他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两项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两项。先后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光华工程科技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湖北省最高科技奖和全国劳模称号。
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